家里连1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小板凳还是从垃圾堆旁捡来的,可数10年来却多次捐款,数额高达10多万元。
她,1位刚过100岁生日不久、有着60年党龄的老8路,11月24日5时,永久地离开了我们。
她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政协沈阳市委员会机关离休干部、市政协原副秘书长俞守朴。今天,她将完成她最后的捐献根据她的遗言,她要在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中国医科大学,为国家献上最后1份气力……
捐尽所有:
20多年来,捐出10多万元
离休后,俞守朴1直专注慈善事业,累计向社会捐款达10多万元。为了捐助贫困家庭,她曾1次性捐款1万元。从1983年开始,俞老承当起4个困难家庭孩子的生活费用,按时送粮送油,每个月还给零用钱,1直延续到4个孩子大学毕业。俞老还前后为希望工程、沈阳市儿童宫建设等事项捐款逾万元。
“对有需要的人慷慨,但老人自己却过着10分清贫的生活。”据知情人流露,在俞老家里,连个像样儿的家具都没有,摆着的还是上个世纪7810年代的家具。
捐出爱心:
独自生活,乐于照顾他人
“俞老乐于助人,被许多社区居民称为俞妈妈。”俞老生前所住小区的1位副书记说,俞妈妈数10年来1直1个人生活,身边没有子女照顾,可她却常常照顾他人,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们。俞妈妈1室1厅的房间连电视机都没有,除1张饭桌和1个储物柜外,唯一值钱的家具是1个旧沙发。不过,她的储物柜里却摆着更有价值的东西:1个个奖杯、奖章,它们印证了俞妈妈多年来作出的贡献。
捐献遗体:
献身教学,作最后的贡献
俞老晚年身患癌症,做过量次手术,但她以超乎寻常的顽强意志与病魔作斗争,一位百岁老人最后的捐献。在接受医治的同时,仍然积极参加老干部大学学习,一位百岁老人最后的捐献。
1993年1月,俞守朴做出了去世后无偿捐献遗体的决定,并慎重地在《公证申请》上签字,以此作为自己对1生酷爱的国家和人民最后的贡献。
昨晚,记者展转联系到了中国医大负责遗体捐献工作的负责人张先生,他说:“老人作出去世后捐献遗体决定时,已83岁高龄。虽然年纪大,可思想却1点儿也不守旧,表示要将自己的1生全部献给国家。医大的遗体捐献工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老人是为医大捐献遗体的第9人。”
张先生说,根据老人的遗言,她的遗体将被用做教学解剖,为医学教学作出自己最后的贡献。
俞守朴1910年诞生于上海市松江县,青年时期就寻求进步,1939年走上革命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俞守朴到沈阳工作,前后任沈阳市教育局科长,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组长,沈阳市民盟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共沈阳市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1961年5月起任政协沈阳市第4届、第5届、第6届委员会秘书长,1978年8月以来,前后任政协沈阳市委员会驻会常委、政协沈阳市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市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务,1982年12月离职疗养。
相关新闻
上一页:针灸!失眠抑郁症的良方
下一页:老人延年益寿的关键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