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时间不算短,1座光秃秃的山就这样变成了记者眼前这座绿油油的森林公园,而这山上的每棵树都与记者眼前这位微笑着的老人有关,他就是7旬老人李志平。
“离开这座山我就不能呼吸,见不到树我就像丢了魂儿,我要1直守护着山林,直到我老得动不了,才肯被人抬下山去。”这位老人平静而真诚地对记者说。1982年5月4日,他就来到昌平103陵地区的龙山、汉包山负责义务植树工作,20年来,他与几10名建材造林职工1起,共植树197万株,绿化荒山7500亩,树种到达21个,存活率99%以上,当年他亲手栽植的侧柏苗已高达78米了。
“龙山和汉包山这两座秃山共8400亩,刚来到这我没有思想准备,7旬老人:20年种出一座森林公园,这座石头山山后只长些茅草,当地百姓为了烧火把山上的荆条都快砍光了,7旬老人:20年种出一座森林公园,进山56千米都不见1点绿色。我原来准备干1年就离开这儿,可第1年1种上12000株侧柏和黄栌就收不停止了。当时我1个人在山下龙凤山砂石场,自己借来推土机把大坑填平,建了幢活动房,又买来62张铁床,没有蚊帐,山里的蚊子咬得我浑身疼,但我用砖头垒起了个小棚子,开始守着林子,并迎来了第1批共61名义务造林职工,7旬老人:20年种出一座森林公园。我们每两周休息1次,夏天每天清晨4点半步行1个多小时上山种树,带着馒头、咸菜和1壶水,1直种到中午11点多,7旬老人:20年种出一座森林公园。现在呢,您看这座森林公园,198万株树让这座山4季常青、3季有花,绿化面积已达90%,松树、柏树、黄栌、枫树等54种树安家在此,山鸡、喜鹊等各种鸟儿也飞来了,平均每天早上有1000多人来这儿爬山健身。”
摸了摸身边1株侧柏的树干,李老兴奋地说:“当地百姓的生态意识也提高了,由以往的砍荆条变成了主动护林植树。”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年人用什么床垫
下一页:父母变敏感是因为害怕变老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