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质疏松中的是是非非

2017-07-01 00:26:51 来源:
分享:

去年年底,笔者曾为1批平均年龄68岁的离退休医务人员作了1次有关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讲座。讲座结束后,94名预会者都填了1份健康调查表,其中女性71名,男性23名。但是结果使人震惊,94人中已有45人曾产生过骨折,占预会人数的48%;其中产生过2次骨折的有4位,反复骨折3次的有3位;在3名股骨颈骨折者中,有2名在骨折愈合后,失去了独立生活自理的能力,毕生需他人照顾。而在这些骨折者中,女性只有1半曾用过抗骨质疏松的药物,男性唯一14%进行过医治。

为什么骨质疏松症在我们老年人中如此肆虐,让我们来分析1下骨质疏松症与骨折在老年人中多发病率与低治疗率的缘由。

缘由之1:检查不普及

我们调查的对象平均年龄在68岁高龄。随着年龄的老化,骨质疏松症的病发率及骨折的风险会增加。据报导,85%的骨折产生在60岁以后,我们的高龄老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由于骨质疏松症起病藏匿,轻症者有50%人可无症状,易被疏忽。因此如何在这些高危人群中发现病人,以便尽早诊断,及时治疗,以避免骨折特别是第1次骨折的产生10分必要,由于如果出现第1次骨折后,就会容易产生再次骨折。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进行骨密度检查是国际上公认的初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不但可测骨密度,同时可预测骨折的风险,与丈量血压可预测脑卒中的风险、检查血脂可预测心肌梗塞风险1样具有价值。在某些国家,年龄大于65岁的老人都要进行常规的骨密度检查,和时发现骨质疏松症病人,积极治疗以预防骨折的产生。在这些参加调查的老人中,70%作了骨密度检查,这与多年的健康教育有关。但男性与女性的被检查人数差距较大,男性仅26%的人被检查过,这与我们把防治重点放在妇女中有关,今后对高龄男性也应加强防治骨质疏松的宣教。

缘由之2:认识有误区

在很多的调查对象中,认为骨质疏松症就是骨头缺钙,以检查血钙是不是下落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根据。实际上,由于绝经和年龄老化引发的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如雌激素的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和活化下落,钙的摄取和吸收的减少等,致使破骨细胞异常活跃,使骨头溶解、吸收,量骨快速流失和骨的微结构遭到破坏,使坚固的骨头变得疏松、多孔,因此极易产生骨折。但这些骨质疏松的病人,即使已产生骨折,其血钙仍保持正常,防治骨质疏松中的是是非非。曾有1位老人已产生腕部骨折,但她却认为已检查血钙是正常的,因此自认为不存在骨质疏松症,未进行医治。真是身在病中,全然不知。

缘由之3:医治有误区

由于以上的毛病认识,也造成治疗上的误区,既然骨质疏松症是“骨头缺钙”,防治骨质疏松中的是是非非,那么只需市场上买些钙吃就好了。其实,防治骨质疏松中的是是非非,单纯补钙的效果是不理想的。须知钙是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基本的必须的营养素,它虽能减少骨量流失,但它不能有效避免骨折的产生,所以它不能单独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只有与医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联合利用,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会延误病情,致使骨折或再次骨折的产生。那些已产生重度骨质疏松症(即已产生骨折)者,必须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这样才能使再次骨折的风险下落。

缘由之4:不知骨质疏松症的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常不需要通过创伤、外力,如平常生活中的弯腰、穿袜、穿鞋、扫地、起床等动作即可产生骨折,较多的是胸椎或腰椎紧缩性骨折。这些病人常因骨折感到腰、背部痛,很多人误认为腰肌劳损,未去救治;有的因剧烈疼痛急诊救治,乃至X拍片已报告为“椎体楔形变(即椎体紧缩性骨折后已变形)”,1些医生也不认识,反而告知患者没有碰、没有撞哪来的骨折,防治骨质疏松中的是是非非,常见的医嘱是:守旧疗法,卧床3个月,服止痛片,并告知“没有甚么药物可用”。要知道,这类患者如经过较长时间的卧床、制动,又不给予药物的治疗,将会出现快速骨量丢失。曾有研究报导,这类制动后1周的骨量丢失相当正常人1年的骨量丢失量,使病人雪上加霜,很多人就是在守旧治疗后没多久又产生再次骨折。

缘由之5:不重视综合防治

骨质疏松的防治措施是综合的,除以上讲的(初期诊断及有效药物医治等)之外,还包括富含钙的均衡饮食,有规律的运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安全,避免跌倒而引发骨折,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性(不酗酒吸烟)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