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药4“不宜”多病共存服药别超5种
生意社2月26日讯 老年人常常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因此用药量较多,药物滥用的危害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为保障健康,老年人有必要掌握1些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了解1些用药原则及有关药物的作用机理等。
剂量宜小不宜大
老年人吸收功能降落,常产生药物在体内散布不均,加上肝脏供血的减少、吸烟等使药物的代谢产生变化。老年人的肾排泄能力有降落,使药物分解变慢,体内蓄积增加,易产生毒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应随年龄增加而减小。
老年人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1般来讲,60~80岁者,老人用药四“不宜”,用药量应为成人量的3/4~4/5﹔超过80岁者,用药量为成人量的1/2。
品种宜少不宜多
老年人同时用药不能超过5种。据统计,同时使用5种药物以下的,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5%,老人用药四“不宜”,16~20种为54%。
当用药超过5种时,就应斟酌是不是都是必要用药,和允从性和药品不良反应等问题。凡疗效不确切、耐受性差、未按医嘱服用的药物,可斟酌停止使用﹔如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时,在病情稳定后,仍应遵照使用5种及以下药物原则。
另外要重视非药物疗法,这还是有效的基础医治手段。如初期糖尿病,可采取饮食疗法﹔轻型高血压,可通过限钠、运动、减肥等治疗﹔老年人便秘可多吃粗纤维食品。
疗程宜短不宜长
老年人肾功能消弱,肾脏血流量减少,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率减少,故老年人特别是肾功能消退的老人,在使用由肾排泄的药物时,1定要注意减量服用、慎用、乃至禁用。
由于用药疗程越长,越容易产生药物蓄积中毒,有时还可能产生成瘾性和耐药性;泻药和利尿剂可引发严重低血钾症﹔安息药久用可产生依赖性等,所以,老年人用药疗程,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公道缩短。
方式宜偏中不宜偏西
根据老年人代谢降落、反应缓慢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好。对急性病,用西药能使疾病迅速得到控制,而后采取中药调养﹔对慢性病,则以中药治疗为主,传统观念认为,中药比西药作用和缓,副作用少,老年人使用中药医治更加安全些。
但也有些中草药毒性较大,使用不当,常会引发中毒。因此,在使用有毒性的中草药时,必须严格遵医嘱。
相关新闻
下一页: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不快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