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年人支招 如何将睡眠调整到最佳状态

2017-06-29 12:21:54 来源:
分享: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健康问题会随之而来,睡眠质量差是很多老年人的共同烦恼,睡得晚,醒得早,醒后难以入睡这都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睡眠质量差肯定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健康,那末老年人朋友该如何把睡眠调剂到1个健康的状态呢?

1、白天少睡,增加活动:老年人退休后白天活动减少,日间睡眠时间延长而夜间睡眠时间缩短。由于白天活动不足,常常影响夜间睡眠质量,表现为睡眠变浅、易醒、早醒,而到了白天却感到昏昏欲睡。因此,老年人要尽可能坚持白天苏醒状态,以保证夜间高质量睡眠。固然,其实不是不要白天的少睡,在下午1⑵点有睡意时,可很自然地少睡片刻,15⑶0分钟即可。

2、饮食公道、不饮酒:退休老人活动量减少,食欲差,饮食的规律性也不如退休之前,晚餐吃得早也吃得少,因此有时到了夜间临睡前会感到饥饿,不吃点不行,吃了又影响睡眠。另外,有些老年人有饮酒习惯,又误听他人说睡前喝点酒可以睡得更好,因此在睡前喜欢喝上几口,结果反而下降睡眠质量。因此可知,退休后应公道安排好饮食与作息时间,尽量将晚餐安排在19时左右,为老年人支招 如何将睡眠调整到最佳状态,晚饭后再吃点水果,或在临睡前2个小时左右吃上1―2块热量高的小点心,以避免临睡前饥饿感,切忌在睡前吃东西或饮酒。

3、睡前洗洗、少看电视:老年人爱好看电视,但是在晚上不可看得太晚,睡得太迟。千万不要躺在沙发上1直看到“晚安”才洗洗睡觉,这样容易造成睡眠质量下落,乃至失眠。在临睡前比较好洗个热水澡,可以使全身放松易于入眠。如果没有条件洗热水澡,也要用热水洗洗脚,多泡上1会儿,也可促使神经放松而增进睡眠。

4、防治疾病、增进睡眠:老年人组织器官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使得退行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得病率高。有些疾病可对睡眠构成不利影响,如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引发的夜尿增多可扰乱睡眠;慢性肺部疾病酿成的肺功能下降,通气换气不足易致失眠产生;另外,因疾病引发的疼痛和瘙痒也会显著影响睡眠。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关疾病,以减轻疾病而至失眠的产生。有些药物在医治疾病时也能引发失眠,如老年人常常使用的抗高血压药、利尿剂、甲状腺药物、类固醇和中枢兴奋药等,在服用期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药物调剂。

5、调剂心态,谨慎用药:老年人退休后,本来的生活节奏改变了,地位也产生很大的改变,此时应尽快适应并构成新的生活模式,同时加强心态调剂,否则,很容易因此而引发精神与心理方面的某些障碍,表现为烦躁、焦虑、忧郁、抑郁等。医学专家指出,精神与心理障碍常常与睡眠障碍相伴随,轻者表现为睡眠质量降落,易早醒;重者产生延续性的失眠,严重危害健康。1旦出现失眠,不能单靠药物控制,为老年人支招 如何将睡眠调整到最佳状态,首先要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与心理方面进行调理,效果不佳方才斟酌药物医治。适用于老年人的失眠药多为中长半衰期的苯2氮卓类衍生物,如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去氟安定等。应在医生指点下遵医嘱用药,不要突然停药或是大剂量用药,以避免引发“反跳”现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