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更要“慢运动”

2017-04-18 22:00:15 来源:
分享:

安全性是老人运动的重要条件。因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陆1帆推荐,1些强度较小、节奏较慢的休闲活动项目,如太极拳、健身操、漫步、慢跑等,更合适老年人,陆1帆说,“我们姑且称这些项目为‘慢运动’。”

慢运动包括某些舒缓的有氧运动,老人更要“慢运动”,如慢跑、健身操等;有1定强度的家务劳动,如做饭、拖地等;和运动量很小,但有益身心的体育文娱项目,如钓鱼、下棋等。

这类项目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高。老人的身体素质本就比不了年轻人,老人更要“慢运动”,若参加重烈的运动,极易造成身体损伤:强度太大,心肺受不了;对抗性太强,关节、肌肉撑不住,老人更要“慢运动”。而慢运动的直接对抗性小,受伤几率低,强度不大,更合适老人的身体状态。

慢运动的第2个优势是容易坚持。1般来说,剧烈运动1次后,可能需要1周的时间恢复;慢运动则完全没有这类耽忧。不但如此,很多慢运动都融入了生活,早上的晨练,晚间的漫步,平时的遛狗、买菜、做饭、拖地……当所有这些都成为生活习惯,长时间坚持就不成问题了。

慢运动还有益于心理调理。锻炼健身的目的其实不是仅仅为了身体健康,还应统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诸以下棋、钓鱼等休闲活动,就是典型的统筹身心健康的体育文娱项目;瑜伽等舒缓的运动也能起到减缓心理压力的效果。除锻炼心肺、体魄外,反应力、平衡性、柔韧性、控制力的练习也不能忽视,因此,老人应坚持多种多样的运动情势。

虽然慢运动合适老人,但不能以“慢运动”完全代替其他运动。比如老人还应进行1些气力训练,老年女性做做哑铃操,老年男性练练拉力器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户外活动,老人更要“慢运动”,1定要避开空气污染严重的时段和地段,否则即可能锻炼不成反受害。”陆1帆最后提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