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那个时期,有许多善于养生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黄帝打败了炎帝、蚩尤,统1华夏后,国泰民安,因而他就去4方寻访高人名士以期永生。
他曾去崆峒山向1位已得道的“神仙”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广成子告知他:“忽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勿劳汝形,勿摇汝精,乃可永生。”黄帝受教以后大受启发,奉行1生。
记载黄帝的养生术最详细的是《内经》。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明确地提出了他的养生大纲:“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就是说养生的最基本条件,首先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章,根据4时的寒暑变化而变换穿着,安排作息时间,对自然界的气候变化要敏感,在春夏季节多多保养阳气,秋冬季则要注意培补阴精;其次,要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措施,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保养正气在养生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根本上说,各种各样的锻炼方式、营养食品都只是养生的辅助手段,而最根本的还在于人体本身的抵抗力强大。
黄帝常常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歧伯、少俞、雷公等人讨论养生之道,有1次他问:“为什么先人们都能活到上百岁还身体强健,而现在的人不到610岁就过早衰老了呢?”歧伯是这样回答他的:“古时的人都晓得对4时不正之气要及时躲避,使思想闲静,没有杂念。调和本身的正气,这样怎样会得病呢?”
因而,黄帝依照歧伯的方法修养起来了。
他平时注意束缚自己的思想,不产生过量的愿望,心情安定而不受外界的骚扰。由于精神专1,所以他虽然劳动很辛苦,但其实不怎样疲倦。由于,他在物资上没有什么过度的愿望,所以生活得很开心。在饮食方面不论是好吃的还是平淡的,他都吃得津津有味。在穿着上,名家养生经验—黄帝,不论是粗糙的还是华丽的,他都很随便。对社会上的风俗,他也很满意。他乐于与民同乐。作为国家的治理者,他尽己所能为百姓造福,而绝不自以为尊……
由于他长时间坚持这样修养,所以能够不受外界的干扰,名家养生经验—黄帝,即便有不良的嗜好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而任何有诱惑力的言论也不能使他的心志动摇。因此,他才得以保全了“天真之气”,而活到120多岁的高龄。
相关新闻
上一页:哪些病最适合练气功
下一页:男人四十跨过生殖健康坎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