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天津市7家养老机构、7个社区、3个行政区,入围国家民政部肯定的首批养老服务和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单位和地区。今年,这些试点单位和区域,将进1步展开“智慧养老”服务,让更多老人过上既智能又新潮的生活。记者从民政部门得知,年内,本市将把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多地利用到养老服务的核心领域,买通“智慧养老”服务进机构进家庭进社区的最后1千米。
“虽然住养老院的老人有100余人,但依托‘互联网+’平台,我们的服务已覆盖国内30个省市区。”南开区友缘养老院院长薛永惠流露,从去年10月起,养老院展开网络护理服务和护理用品配送服务,从“线下”到“线上”,目前已有2000余人次的老年人,通过互联网“尝鲜”,率先享遭到养老咨询、健康顾问、亲属沟通、服务缴费、老年用品消费、老年文娱等多种服务。
除机构养老智能化,社区养老智能化也正在加速推动。作为全市“智慧养老”的试点社区,在南开区学府街南开大学西南村社区,老人只需通过机顶盒,操作“智能电视”,便可预约点餐送餐、平常购物、家政等1系列服务。据介绍,目前本市已开发出智能机器人、关爱智能腕表、1键通呼唤器等多项适合居家养老使用的智能装备,家属下载手机APP软件,就能够实时关注老人的状态,天津更多老人将享“智慧养老”。
下1步,本市将通过吸纳商业服务资源,更好地搭建社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并对各区县平台进行整合,天津更多老人将享“智慧养老”,实现“大数据”的搜集、梳理和分析,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展开科学、及时、有效的养老服务。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夜间容易醒怎么办?
下一页:人上了年纪要警惕对味道不敏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