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爱好郑板桥“难得胡涂”的字幅,有的悬于墙上,有的摆在桌前,有的挂在嘴边,作为轻松度晚年的“座右铭”。平时遇到谈不拢的话题,理不清的思绪,解不开的困惑,辨不明的是非,常常以“难得胡涂”了结。有的人乃至把这作为经验之谈大半辈子为了“明白”,不但活得很累,而且吃了很多苦头;若要轻松度晚年,老年人 明白度晚年更快乐!,就以“难得糊涂”解烦忧。
其实,这是对郑板桥的误解。看看字幅上那行款跋,即可窥悉郑板桥写此条幅的本意。款跋说:“聪明难,胡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1着,退1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不难看出郑板桥题写“难得胡涂”时其实不糊涂,老年人 明白度晚年更快乐!,而是为了讽世和自嘲。
但是,在今天,就离退休老同志而言,不存在与谁抗争的问题,也不该有旁皇、消极、悲观的情绪,自然就更不应把“难得糊涂”当作人生信条和处世哲学。只要不是病态的人,该明白的就得明白,该辩论的就要辩论,该澄清的必须澄清。比如对党的线路方针政策、国家大事、做人准则、道德规范、待人接物、家庭生活、出门购物等等,都是胡涂不得的。固然,对鸡毛蒜皮的小事,无足轻重的传言,和碗碰碟儿的矛盾,倒是可以“胡涂”些。
总之,该明白的1定要明白,该糊涂的也不可不胡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甚么都装胡涂,以胡涂讨轻松;也不能把明白的头脑逼成胡涂,以胡涂求长寿。谁这样做,谁就会弄巧成拙,讨不到轻松,求不得长寿,反而自讨烦恼、苦闷,侵害身心健康,老年人 明白度晚年更快乐!。由于,人老了,精神不能老,处世更善于达观,这既是健康长寿的标志,也是增进健康长寿的条件。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年人阳虚怕冷如何调理
下一页:老人熬粥放碱影响消化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