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是血管壁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改变,延缓眼底动脉硬化,可以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它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硬化、老年退行性硬化、小动脉硬化等几种。通常眼底所见到的视网膜动脉硬化是老年退行性硬化及小动脉硬化,前者常见于50~60岁以上的健康老人,后者常与原发性高血压同时存在,也多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结果。这两种眼底表现可能不完全1样,在临床上单凭眼底检查难以辨别。
视网膜血管是体内唯1可以直接在活体视察到的血管,其管径为63~134μm。任何致使全身动脉和小动脉硬化的疾病都可能累及视网膜血管(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且在视网膜上出现相应的特点性改变。眼底表现可以反应全身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程度,可以对1些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提供参考。
老年性动脉硬化,普遍产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病发率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血脂的增高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高龄、肥胖、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因素都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构成和胶原纤维增生,引发全身动脉系统退行性、弥漫性硬化,在动脉管壁中层弹力层和肌层产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样变性。少数患者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动脉失去弹性,可以致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由于血管壁脆弱,延缓眼底动脉硬化,当血压升高时可破裂出血。
老年性动脉硬化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延缓眼底动脉硬化,最近几年来有低龄化偏向。临床上大多数不出现眼科症状,或唯一视物模糊、眼花等表现,延缓眼底动脉硬化。可伴随头晕头痛、记忆力降落等脑缺血症状。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助听器有什么伤害
下一页:百岁老人汪培娲益寿道理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