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老人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多到户外走走,有益于身体健康。对老人来讲,漫步也是有讲求的。从速度上来讲,我们把漫步分为慢速(每分钟60—70步)、中速(每分钟70—90步)、快速(每分钟90步以上),老人漫步时无妨留意算1算,根据本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漫步方式。
血压高合适慢速漫步。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来讲,每分钟60—70步的慢速行走较合适。速度过快会使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容易产生危险。这类老人比较好的状态是漫步30分钟左右,细汗微出,心率不快不慢,并且没有头晕、恶心、过度疲劳的感觉。得了下肢动脉硬化的老人,也不宜快速行走,否则容易导致血管顺应性下降,弹性降落,而慢速行走就可以在1定程度上避免这个问题。
脑卒中康复期合适中速漫步。脑卒中患者在病发前,肌肉气力已开始降落,健康状态不佳,脑卒中则雪上加霜,留下偏瘫等后遗症。每周坚持漫步3次以上,可有效改进运动功能,养生之道:老人散步算算步速,增进脑卒中的后期康复。脑卒中患者漫步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太长,每次20—30分钟比较好。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能够选择中速漫步,锻炼心肺功能。
快速漫步预防关节炎。人在行走时,肌肉就像1个转动的泵,能把血液推送回心脏。快步走路可以加快肌肉的运动,养生之道:老人散步算算步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养生之道:老人散步算算步速,加速新陈代谢。因此,只要没有常见慢性疾病的老人,都可以适当加快漫步的速度,每分钟走90—120步,每次坚持30—40分钟。在确保无障碍的条件下,可以跨大步,速度适当加快,步姿敏捷,抬头挺胸;肩部保持放松状态。长时间坚持快走,可以有效预防关节疾病;但对已患关节炎的老人则不适合,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从而引发关节疼痛和肿胀,这类老人更合适中速或慢速漫步。
另外,胃病患者漫步时可以两手掌旋转推拿腹部,每走1步推拿1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帮助改进胃肠道功能;有腰腿痛的老人可以试试倒退漫步,双手叉腰,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可适当减缓腰腿痛;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漫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以增强胸腔功能,对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都有好处。
相关新闻
上一页:老人多吃猪血有利于清肠通便
下一页:老人穿平底鞋为何脚疼?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