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眼泪

2017-06-23 19:23:11 来源:
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化的良知。与托翁会面是多少俄罗斯文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托尔斯泰又是1个极其谦恭的人,他把每位客人都当作平辈的朋友,他给予每位来访者以最热切的接待。最深邃的大海是平静的。

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1起去看望托尔斯泰。那是1间温馨而简朴的小屋,1半是木结构的。走上2楼,他们终究见到了托尔斯泰,夏里亚宾回想文章中这样写道:“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1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众人激奋的大师,托尔斯泰的眼泪。之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之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但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高大、硬朗、宽肩阔背。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臊。即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冷,小声说:“如果让我演奏,托尔斯泰的眼泪,真不知怎样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1曲。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1起表演歌曲《老伍士》。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眼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趣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兵士最后1句话: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故乡吧,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唱完以后,所有的来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和赞美的话语。但是,托翁既没有鼓掌也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坐着,好像堕入了寻思当中。客人们不敢打扰托翁,默默地下楼去了。托尔斯泰夫人稍后对夏里亚宾说:“看在上帝的份上,您可别暴露出您已发现列夫·托尔斯泰流了泪。您知道,他有时很怪。他说是1码事,而心里除冷静的思考,也有炽热的感情。”夏里亚宾问:“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喜欢我唱的《老伍士》吗?”托尔斯泰夫人握了握夏里亚宾的手,说:“我敢肯定,他非常喜欢。”因而,夏里亚宾动情地写道:“我也感觉到了这位严肃的宗教信徒内心的温顺,我觉得很幸福。”

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做是遥不可及的伟人,固然这是有1定道理的。但是,真实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那1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当中。这时候,他成了1个普通的听众。正是在这类平常的心情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我很关注这样的1些细节。巨人们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常常带有表演的性质,因此是不太真实的。而在私人的空间里,他们更多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那些丧失了本真状态的人物,就像漫画的面孔1样。正是出于这样的缘由,我特别看重托尔斯泰的眼泪。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1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1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他在《列夫·托尔斯泰1生的最后1年》中回想到第1次到托翁家的情形。1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以后,托翁关心地问:“您的嘴唇怎样这么干哪?您不舒服吗?”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多是累了,由于晚上在车箱里没有睡好。“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1下,好好休息休息!”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这是1座怎样的大山啊,托尔斯泰的眼泪,你已感受不到它的高度。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1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看看真实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1个时期精神的最高成绩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1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1样。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具有惊人的视察能力,1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1切繁文缛节都显很多余了。

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托尔斯泰的眼泪,在这样1些细节眼前轻如鸿毛。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