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周有光纵论普通话

2017-06-21 07:21:39 来源:
分享:

“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行普通话的唆使》,到现在已50年了,百岁老人周有光纵论普通话。这50年,是我国‘语文生活现代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汉字的规范化和普通话的推行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进展。”今天,101岁的着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助手的搀扶下走进教育部,出席了教育部组织的记念国务院发布《汉字简化方案》和《关于推行普通话的唆使》50周年记者见面会,发表了上述见解。

周先生在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的功绩已载入史册。周先生85岁离开办公室,不再参加社会活动,作为《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创制人之1,今天出席发布会,10分难得。

周先生以百岁老人历史视角纵论普通话、简体字的意义

“规范汉字,包括简化字和传承字,在我国大陆已通行,小学教师说,简化字好教,小学生容易认,容易写。在电脑屏幕上简化字浏览清晰,联合国的中文文件准备1律用大陆的规范简汉字。许多种古代书籍已翻译成白话文,改印规范汉字。简化无妨碍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常常写简化字,字画艺术分实用书法和纯观赏书法,实用书法例如招牌要求大众能看懂,宜于用规范汉字。银行记录的电脑化,产生姓名冷僻字不便输入电脑和转账,今后姓名用字应当以通用汉字为限。1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过去多数人民都是文盲,今天大多数人民正在接受基础教育,这是我国文化历史的巨大变化。”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和中国的国家共同语,推行国家共同语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需要,长时间以来,推行工作迟迟不前。现在,传声技术突飞猛进,百岁老人周有光纵论普通话,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等等,帮助推普工作快速发展。全国学校愈来愈多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公众活动愈来愈多以普通话为共同媒介。人大、政协以普通话作为会议语言,给全国建立榜样。许多大城市人口猛增,5方杂处,正在产生‘大都会话’的演变,大都会需要以普通话为平常用语。”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时期即将过去,‘书同文、语同音’的时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全球化的21世纪,中国将以1个现代文明的大国屹立于世界。”

周先生的欲望也是大家共同的欲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