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饱和”老人如何保持健康

2017-06-09 19:08:48 来源:
分享:

1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因素在疾病的产生、发展、医治和预防中起着1定作用。反之,某种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或行动也有1定的影响。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承受力及表现极为不同。

有1天,“心理饱和”老人如何保持健康,我正在心理诊室坐诊,突然来了1位60多岁的老人,刚坐下未说出1句话,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便泪流不止,好几分钟才平静下来。从他梗咽的叙说中得知,他是个老公安干部,两个儿子都安家立业,老两口退休后安度晚年。可3天前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来到老人家里,1下子把4张下岗证摆在老人眼前,不断地抱怨老人当年在位时,没给他们安排个好单位,现在都下岗了,今后咋办,“心理饱和”老人如何保持健康?

老人心理非常难过,长时间以来靠单位吃饭的传统观念使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这几天常感到头痛、胸闷,体检时发现老人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心理饱和”老人如何保持健康。经过耐心的心理疏导治疗,老人心情才有了好转。

老人的这1心理现象在临床上称之为“心理饱和”现象,“心理饱和”老人如何保持健康,是指心理承受力到了极限的程度。在生活中,这类现象随处可见,是1种“不安定的因素”。它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如:焦虑、恐惧、忧郁、失眠,乃至引发疾病,如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

但是“心理饱和”并不是不治之病,老年人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