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身容易引发的问题

2017-04-25 10:01:08 来源:
分享:

现在长寿的老人愈来愈多了,这的确是1个可喜的现象,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的老年人虽然长寿其实不健康。

对健身的方式老年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1个“动”字,认为动的越多身体也就越健康,而结果其实不那么理想,有的乃至出现了意外,究其缘由是偏离了科学的轨道,热情使他们走进了误区。医学专家提示,老年人健身应当根据医生的建议,按其健康、体力和心血管功能状态,结合生活条件和爱好等个人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常常性锻炼,以到达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剧烈运动是致命的杀手

体育锻炼可以强体健身、防病祛病、延缓衰老。但是,老年人健身容易引发的问题,如果运动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到达上述目的,反而会损伤身体,影响健康。老年人健身的出发点强度应以轻度活动即低能量运动为主,根据美国医学专家研究表明,长时间坚持低能量运动的中老年人与不参加锻炼或偶尔参加重烈运动的人相比,其死亡率下降2.5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的病发率减少35%,充分辩明低能量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运动时间每天可1次或几次相加,在30分钟以上。按部就班是绝对不能改变的法则,至于剧烈运动应列为忌讳。老年人可根据本身的文化差异来采取不同的健身方式,但是步行是比较好的基础,老年人坚持每天步行30分钟,对骨盐含量、肺功能和肌力都有明显的好处。老年人应当有阶段性地做身体检查,然后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项目。如果身体很健康,也能够自我检查1下,如连续下蹲10⑵0次,或原地跑步15秒,看是不是有心悸、气促、胸闷不适等症状,如果正常即可开始锻炼。

中医学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1个统1的有机体,1定要客观地和自然界的4季变化相适应,而绝不应背背自然变化的规律。因此,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更应当注意春避风,夏避暑,秋避湿,冬避寒。老年人要改变陈腐的健身观念,有1句古话“饭后百步走,寿活9109”被当作老年人的健身格言,其实,饭后百步走其实不科学。从近代医学观点看,不宜提倡饭后百步走,由于吃饱饭后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是1种负荷,对老年人更是如此,科学研究证明在餐后的60分钟血压降落,而心率上升15次/分钟,中度运动后有些人出现了体位性低血压,说明餐后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负面作用。因此,老年人应当避免在餐后特别是饱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锻炼。[NextPage]

必须关注的饮食与柔韧

老年人千万不可忽视柔韧性的锻炼,实际上中老年人柔韧性老化的进程是因人而异的,自然老化只占3分之1,其余3分之2与锻炼有关。调查发现,我国中老年人健身中大多忽视了柔韧性锻炼,运动医学研究表明,柔韧性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之1。常常进行柔韧锻炼的老年人,不但能保持较好的柔韧性,而且在活动中动作灵活,肩、膝、腰等关节的扭伤也很少产生。这说明常常进行柔韧性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很有好处。美国医学专家布兰达曾做过1项测试,以250名年愈60的老人为实验对象,他把参与实验的人分为3组,其中1组人每周步行3次,每次步行40分钟;另外一组人在健身房进行一样时间的腿部气力训练;第3组人不做任何锻炼。经过18个月后,没有参加锻炼的人有1半左右失去了部分或全部的平常活动能力;而参加锻炼的人出现这样情况的却很少,他呼吁所有的老年人不可藐视对柔韧性的锻炼,由于这是1种温顺的健身方法。同时,在锻炼的前后更应当注意饮食的公道有度。

饮食宜平淡,由于老年人味觉消退,因此特别喜欢吃味浓油腻和油炸的食品,但这类食品不容易消化,应当控制,老年人健身容易引发的问题。以谷为主,果菜为辅,肉类益之,既可满足各种营养素的供应,又可保持大便通畅,但是平淡不等于吃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