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是指人的体温降到35℃以下的状态。严冬,体弱的老人常常因低体温而死亡,数9寒天,当老人的体温在35℃~36℃之间,而室内的温度在10℃~18℃时,冬天要谨防老人低体温,老人能向人告知冷的感觉;但是1旦老人的体温降到35℃以下,也就是低体温状态时,他就不再诉说有冷的感觉,如果这时候没引发家中人的注意,就容易产生危险。低体温不是突发的,在产生之前的几天中就有症状:皮肤苍白,发凉,并有紫癜或大水泡病变;脸部肿胀,颈部和上下肢的肌肉僵硬,胃发胀,有的打寒战,动作思惟产生障碍,呼吸频率及咳嗽反射下落,心搏徐缓,有突发室颤或心跳骤停的偏向等。
产生低体温的缘由:其1是老年人对寒冷的反应不明显,1般人感到冷了打寒战,皮肤会紧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而老人由于反应不明显,乃至没有反应,体内的热量就不断地散失,体温也就越来越低。
其2是某些药物的作用,如吩噻嗪类药物,冬眠灵、安定、甲基多巴等这些药可引发老人低体温。由于低体温的测试比较困难,冬天要谨防老人低体温,又不容易发觉,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对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暖,多穿些宽松的衣服,戴上帽子,吸烟的老人1定要停止吸烟。
相关新闻
上一页:寒日骨头汤驱寒解疲
下一页:中医心理养生心理平衡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