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说孙教授今年87岁,我吃了1惊!不像,咋看咋不像87岁!
我感慨孙教授87岁有这么好的身体,这么好的精神,便询问老人家有甚么养生秘诀。孙教授笑笑说:”我没有甚么养生秘诀,真要说起来,我的养生秘诀便是常出去走走。”
孙教授讲:“1般来讲,老人1退休就好像没事干了,待在家里种种花、养养草,安度晚年。我不是这样,我不愿待在家里,我每天都出去,去图书馆、去物馆,或去参加1展览会。我家住虹口区,物馆在黄浦区,图书馆在涂汇区,老人 应常去户外走走,我来来回回都是骑车子。这样,我既学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老人的话对我感触很深,我想起了有的老人,60岁退了休。有的还不到60岁就因某种缘由赋闲在家。他们认为自己老了,整天闷在家里,无所事事,不思进取,空虚、失落、苦闷、忧愁,终究愁坏了身体,愁白了头。
孙教授虽已年近9旬,但他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这便与他常出去走走有关。科学研究证实:1个人常常活动,可以增进新陈代谢,使维生素、矿物资和微量元素各自抵达需要的地方:可以稀释血液,使血液畅流于血管,避免血液在动脉窄处梗塞,从而可以使1个人的心脑血管衰退进程推延10—20年;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给身体细胞提供更多的氧气,从而让人精力旺盛。生气勃勃:可以增加白血球的数量,增强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减少患感冒和感染病的几率,乃至能下降患癌症的危险。
常出去走走还可使人变得强健、结实。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有1半以上得了骨质疏松症,老人 应常去户外走走,而1个人常常活动可改进骨的血液循环代谢,使骨密度增加,更加坚固,从而提高抗骨折能力。延缓骨质疏松症的产生。常常活动还可提高关节的弹性、灵活性、稳定性。减少跌倒的概率。
常出去走走还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症产生的概率,老年痴呆症是1种愈来愈困扰老年人的疾病。科学研究发现,40岁以下的人脑组织基本没有什么变化,70岁左右的老人,脑中的空洞部份是40岁以下人的2.5倍。这说明,人1上了年纪,大脑就会老化,智力日渐衰退。乃至出现老年痴呆症。但是,常常用脑的人和不用脑的同龄老年人相比。常常使用脑可加快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死亡的进程。常常学习1些新知识。接受1些新事物,对延缓大脑萎缩无疑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常常活动,人体血液活动通畅。输往大脑的血液和氧气充足。脑细胞的营养充足,发育就好,活力就强。死亡进程就慢。
常出去走走还会走掉心中的烦恼,走出1副好心情。科学研究证实,人在心情愉快时,机体可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资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和脏器的代谢活动调理到比较好状态。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常出去走走有如此多的好处。因此,在这里我奉劝老年朋友们应向孙教授学习,常出去走走,去公园走走,去田野走走,老人 应常去户外走走,去图书馆走走。去博物馆走走。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去学习1些新的知识,去接受1些新白刍事物。
常出去走走。相信大家也会像孙教授那样,走得耳聪目明,走得思路敏捷,走出健康。走出长寿。
相关新闻
上一页:人不老心老 你老了吗?
下一页:老年致盲首因的祸首 黄斑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