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四大问号!

2017-06-02 19:07:40 来源:
分享:

最近几年来,老年痴呆的病发率在我国不断增加但救治率却很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焰生教授指出,初期预防和及时发现,对有效控制老年痴呆特别重要。问题是,目前对老年痴呆的认识,人们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

痴呆,“老年痴呆”的四大问号!,只和“年老”有关?

医学研究证明,老年性痴呆(也称阿尔兹海默病)是由多种缘由致使的,它首先与以下这些因素密切相干:1,年龄,年纪越大越容易得病;2,性别,女性患者比男性多;3,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得病;4,遗传,家族成员中有得过类似疾病或其他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的,遗传的可能性会增加。

近20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脑卒中、吸烟、酗酒、缺少运动等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中年肥胖等,都是引发老年性痴呆的重要因素。李焰生主任指出,虽然人们没法改变自己的年龄、性别或遗传背景,但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增加体育活动、戒烟,不但能预防心脏病、脑卒中,还能相当程度地预防或减轻老年性痴呆带来的危害。因此,中老年人每一年最少应进行1次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医治。

症状哪些是早期信号?

老年痴呆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认知、情感、精神及行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逐步进行的。如果老年痴呆发展到晚期,患者生活没法自理不但会给本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目前对中后期的老年痴呆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只有在疾病初期,乃至在没有到达痴呆程度时就做到发现和辨认,才能及时有效地延缓疾病的发展。但是,老年痴呆在初期常常没有特殊的生理表现,不加注意视察很难早期发现。因此,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痴呆的易发人群及其亲属,在生活中要多加留意。

当老年人出现以下表现时就要引发重视,及时到神经科或精神科救治:常常产生记忆障碍。比如忘记经常使用的电话号码,出门忘带钥匙,常常忘记要找的东西,找不到自己平常摆放的物品,到超市后想不起要购买的物品等。实行功能降落。比如老年人没法打理自己的退休工资或钱款,不能自己按时正确地服药,不能独立外出乘车,不能使用家庭经常使用的电器及工具,洗漱和穿着能力降落,没法顺利完成简单的家务活。

空间时间的定向能力降落。比如,外出后迷路或找不到家。其他能力的降落。如注意能力降落,表现为不能较好地围绕1个话题进行讨论、没法完成需要高度注意力集中的工作、语言理解能力降落、计算能力降落、逻辑抽象能力差等。情感障碍。约40%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在初期会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为常常不开心、情绪低落、焦虑、过度耽忧、紧张等,“老年痴呆”的四大问号!。精神行动异常。脾气像变了1个人,出现古怪反常的举止等。

“老糊涂”都是正常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大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记忆消退或反应迟钝等,所以很多老年人及其家属都会轻易地将这些表现误认为是正常的老化现象,而不予以重视。但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认知衰退其实不1定是老年人的自然现象,很多被认为是正常的“老胡涂”恰恰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初期表现。

李焰生主任说,判断老年人出现的记忆力消退是否是属于痴呆症的初期表现,有1个简单实用的办法,即首先看这些改变是不是常常产生,还是偶尔出现,“老年痴呆”的四大问号!。还要看这些改变是不是影响了老年人的正常社会生活、职业或平常生活的能力。如果发现老年人的平常生活能力或完成简单家务事的能力比之前明显降落,就要引发警惕。特别是当老人长时期心情不好或脾气改变时,不要轻易地认为是家庭矛盾或心情失落而至,1定要及时救治,排除早期痴呆的可能。

防治存在哪些误区?

就目前科学研究的证据而言,老年人做到“管住嘴、迈开腿、睡得香、多动脑、保持心情愉快”,是最有效的非药物性防治痴呆症的方法。李焰生主任强调,患者不要轻信甚么“功”、甚么“法”或甚么“偏方”能防治老年痴呆症。由于各种各样所谓的“预防痴呆药”、“补脑药”等,都缺少随机比较实验的证明,没有科学的证听说明这些药或保健品是有效的,患者切勿花费大量的“冤枉钱”。

如果发现痴呆症的初期表现,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科或精神科救治,以避免到非专科救治而耽误了病情或毛病诊断。虽然目前的医学水平还不能完全根治老年痴呆症,但却能1定程度地延缓痴呆症的产生发展,因此患者和家属应当对医治建立起1种科学而理性的期望,而不要作出要末“花再多钱也要看好病”、要末“不能根治那就别治”的极端选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