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游泳可以促进身心健康

2017-06-30 20:26:28 来源:
分享: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老年人全年参加游泳锻炼,已逐步成为1种时尚,老人游泳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医学界也把游泳作为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手段。但是,在参加游泳锻炼时也要讲求实效,重视科学,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公道安排。

控制运动强度

中老年人在游泳时,除保持1定的距离外,还必须注意适当的负荷强度,方能见效。如何控制运动强度?最简便的方法是测试自己的心率反应,由于机体活动时,对运动负荷强度变化最敏感的莫过于心率,而且1般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自测。

测试心率变化的方法

当连续游泳结束时,或每游1定距离结束时,老人游泳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立刻测试脉搏的跳动次数,便可反应出心率的变化。

通过心率控制强度

游泳时的运动强度,应当将心率次数限制在:35岁应为150次/分钟、45岁应为140次/分钟、55岁应为130次/分钟、65岁应为120次/分钟、75岁应为110次/分钟。

中老年人在游泳时,可自行测试和随时了解自己游泳的强度,是否是超过这1范围,从而进行必要的调剂。1般来说,中老年人游泳时最适合的强度应是心率控制在90~100次/分,即保持在中等强度的负荷比较好。

身体健康无病症的中老年人,强度可稍高于最适合的强度(90~100次/分)的心率反应。身体衰弱者比较好不要超过最适合强度,更不应超过极限强度的范围。得了慢性疾病或用游泳来作医疗手段的中老年人,则应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活动。中老年妇女也要推敲到妇女特点,适当控制,尽可能低于上述要求为好。

注意事项

要进行严格体检游泳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老年人在参加游泳时,必须经过医生检查身体,并征求医生的意见,制定运动处方。对得了严重的血汗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等疾病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游泳,以避免加重病情和产生意外。

要做好准备活动下水时不要1下子跳入水中,可先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适应水中环境。有条件者下水前要淋浴,1方面可以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更重要的是使身体方面有所准备,老人游泳可以促进身心健康。身上有汗,不要立即下水,应擦干后再下水游泳。

水温不能太低大多数老年人的心血管调理功能较差,水温太低(18℃以下)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乃至引发意外。老人不要在水中逗留太久,由于水的传热较快,而老年人的产热功能较弱,影响老年人的体温调理功能。因此,老年人在水中慢走、慢游10~15分钟,可上岸休息1会,晒晒太阳,走动走动,使身体暖和后再下水。

其他在水中不要站着不动,要保持活动状态,如有冷的感觉或嘴唇发紫时,应立即上岸休息,老人游泳可以促进身心健康。上岸休息时,1定要先将水擦干,有风时披上毛巾或浴巾,不要在风口处停留,避免感冒。

在游泳池游泳者,结束游泳时,应进行淋浴,在自然水域游泳后要用眼药水点点眼睛,避免眼病。

如果是以游泳为辅、以日光浴为主,以上午10~11时,下午3~4时左右为好,时间长短应遵医嘱,1般以10分钟左右为好。通常在日光浴前,应搽些防晒油,避免受紫外线照耀太久引发皮肤病变

分享: